“石榴花妈妈”铸就民族团结“童”样精彩——新城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
在新城区的街巷间,一朵朵“石榴花”悄然绽放。她们以母爱的名义跨越地域与民族的界限,用双手托起全区各族儿童的成长希望,用心灵架起各族群众交融的桥梁。新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创新打造的“石榴花妈妈”团队,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间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新城绚烂盛开。
一、凝聚“她力量”:柔肩担重任,芬芳满新城
“石榴花妈妈”团队由新城区热心公益的各族女性群众组成,她们以“妈妈”的温暖身份,主动结对帮扶来西安务工的流动人口家庭。从社区走访到需求摸排,从“单项帮扶”到“双向成长”,“石榴花妈妈”用细腻的关怀与持久的陪伴,为我区各族群众和外来流动人口家庭儿童撑起一片晴空。
二、双向奔赴:“童心”筑“同心”,共育民族团结花
“石榴花妈妈”行动突破传统帮扶模式,创新设计“双向互动”机制,让民族团结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温暖实践。
“星星残疾人家园”公益行:星星残疾人家园里生活着各族残疾儿童,他们或因先天缺陷,或因后天不幸,或被家人离弃,在成长道路上遭遇诸多坎坷。尽管“家园”的园长、老师和工作人员给予了孩子们悉心照料,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家庭温暖和亲人关爱的渴望从未减少。石榴花妈妈团队得知这一情况后,迅速组织志愿者,带着新鲜的食材为孩子们包爱心饺子,倾听他们的小烦恼,用温柔的话语给予安慰和鼓励。看着孩子们围坐在餐桌前,大口吃着饺子,开心地竖起大拇指,石榴花妈妈们的心里满是欣慰。“这些孩子太可爱了,也太让人心疼了。希望通过我们的一点努力,能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,知道有人在关心着他们。”一位石榴花妈妈动情地说道。
“粽香传情 团结同心”文化共融活动:儿童节、端午节前夕,“石榴花妈妈”团队又积极策划,组织各民族儿童相聚一堂,共度佳节。活动现场,“石榴花妈妈”手把手教孩子们包粽子,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。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,互帮互助,有的传递粽叶,有的帮忙缠线,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一个个充满童趣的粽子。除了包粽子,孩子们还一起做手工,用粘土做成各式各样精美的食物,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,更在互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石榴花妈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,爱不分民族、不论形式,最朴素的陪伴就是最珍贵的礼物。
三、“童”行天下:红色教育润童心,传承基因育新苗
8月12日至14日,由新城区民宗局主办的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”拉开序幕,由 40名各族学生、6名老师、1名医生组成的团队走进西安、延安两地,开启一场特殊的“成长之旅”。
一场文化对话:参观大唐西市博物馆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与兼收并蓄,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互融互通,创造了现在绚丽多彩的悠久文明。
一堂党史教育: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,聆听西迁故事,在历史中体悟文脉传承,领悟“听党指挥跟党走,与党和国家、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”的西迁精神。
一次红色研学:探访延安革命纪念地,深刻感悟在国家危难之际,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、共御外侮,共同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奋斗,最终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革命胜利,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
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夏令营既是一个教育平台,更是一个各族青少年交流交融的友谊营。本次活动旨在从小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,引导青少年深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体,深刻认识无论是抗战时期各族同胞并肩作战、共同抗击外敌的烽火岁月,还是当下各族儿女齐心协力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的新时代新征程,各民族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,休戚与共。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民族的努力,每一个民族的进步也离不开国家的繁荣。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,更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,做一个有理想、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。
从一个人到一群人,从一次活动到长效机制,一朵朵“石榴花”正以母爱的名义绽放,‘石榴花妈妈’已成为新城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鲜活样本,她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“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”的深刻寓意。这场跨越地域、年龄、民族的爱心接力,不仅为各族儿童撑起了成长晴空,更在新城区绘就了一幅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的生动画卷。